国际商业时报-探索新科技创新与商业逻辑行业资讯网站

新冠疫情当下,阿童木机器人如何塑造食品行业小阳春?

来源:国际商业时报    

自2019年疫情爆发以来,以“工业机器人”为代表的智能经济表现出较强的抗“疫”性。

尤其在食品领域,人口红利消失,劳动密集型作业下人工成本高抬,因而对于并联机器人的需求快速提升。

据相关数据统计,

2020年,食品行业工业机器人整体应用占比达38.45%,稳居行业应用领域前排。

其中,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2984亿元,同比增长12.37%,

2021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市场数额近14000亿元。

博弈内卷 技术当作为

在市场竞争加剧、智能转型成为生产制造竞争前沿的当下,与数字转型虚实共生、积极拥抱智能转型、提速改善数字治理,成为当下制造类企业转型发展的重大转机和出路。

阿童木机器人依靠数字经济与机器人技术的双向赋能,在并联机器人领域深耕细作,凭借新兴技术、品类扩展刷新场景经济,蓄“体量”,专注核心竞争力沉淀,在市场寒冬中塑造了自己的小阳春。

2019年,公司发布全自主研发控制系统AtomMotion,协同本体绑定发展模式,强化硬件平台的同时,提升控制算法和二次开发平台,以保证核心技术自主可控,软硬件深度匹配,性能更强,运转更稳。

基于标准化、开放性方面的智能化和柔性化发展,AtomMotion实现了并联及SCARA全产品适用,扩展性强。

今年,阿童木机器人推出3D视觉系统,集成行业经验、先发技术优势,持续渗透3D视觉检测等中高端工艺应用领域。

另外,围绕机器人本体硬件技术结构优化和使用体验提升方面,阿童木机器人在同步迭代技术同时,也在布局探索技术当作为之下的“人本”服务模式:实时远程运维,全国五大售后服务中心,2小时需求响应,7*24小时服务跟进,服务更贴心、更省心、更安心。

场景细化 “机器代人”跳增

食品包装行业对安全、质量等方面要求严苛,因而更强调产线设备的清洁卫生、速度节拍、拾取目标多样性等。

以“食品码垛”为例,阿童木机器人既可以在上料工段的周转箱拆垛“靓丽速舞”,也可在包装线后实现自动码垛中“挥臂展翅”。

拆垛过程中,根据对垛形位置的纵横校正,阿童木机器人使用勾指形抓手,按规定顺序将托盘上的产品转箱放置到输送机上,单列采取、整层抓取形式按需配置,轻松实现自动拆垛。

码垛过程中,产品导入输送机后,机器人准确输出指令进行数量累计,待产品输送到抓取段后,由机器人的夹板式抓手或勾指式抓手进行纸箱等的自动堆垛。

凭借对食品行业零污染、高速度、柔性化的作业优势,阿童木机器人不仅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,也为应用场景发展提供活力与韧性。

截至目前,阿童木机器人在食品行业累计出货量超1100台/套,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制造行业的分拣、搬运、码垛、装盒、上下料、装箱等场景,尤其对于产品多品类、小批量代工服务中,应用点多面广。

用技术解放双手

行业应用

ATOMROBOT

01 项目名称:袋装粉剂装箱

项目导入6台高速并联机器人,每台功率1kW

袋装粉剂经灌装机出料后由输送带传送至工业相机下方,通过视觉系统定位、识别、检测来料并由机械手定点跟踪抓取、放置纸箱中直至满箱,自动化工序完成。

机器人作业平均速度110袋/分钟/2台,单台去人工2人,产能提升120%,回报周期11个月。

02 项目名称:榨菜装箱

项目应用8台高速并联机器人,每台功率1kW

80克/袋真空袋装榨菜经过水杀菌、烘干后由传送带输送至工业相机下方,通过视觉系统深度学习技术,识别散乱来料并由机械手抓取最表层物料放至固定位置,自动化工序完成。

机器人作业平均速度80袋/分钟/台,单台去人工8人,产能提升100%,回报周期12个月。

03 项目名称:休闲食品装托自动化方案

项目导入4台高速并联机器人,每台功率1kW

小面包经由包装机包装后,滑落到传送带上,经由视觉系统定位后,将位置输送给机器人,机器人控制器对物料进行智能分配,将数据分发给4台机器人,由四机联动完成物料高速抓取和装托,实现100%满托输入枕包机,进行二次包装,自动化工序完成。

机器人作业平均速度80袋/分钟/台,单台去人工2人,产能提升100%,回报周期12个月。

04 项目名称:火腿肠入拉伸膜包装机  

项目运用6台高速并联机器人,每台功率1.5kW

散料火腿肠经前端离心理料后经由高速单道输送线输送至布进皮带,由机器人定点跟踪抓取并放置料仓中,热输送包装自动化工序完成。

机器人作业平均速度速度500根/分钟/台,单台去人工4人,产能100%,回报周期10个月。

多年以来,阿童木机器人已相继与达利食品集团、盼盼、双汇集团、安井、北大荒集团等知名企业达成合作,市场青睐,可见一斑。

面向《中国制造2025》,未来,阿童木机器人发展将何去何从?

核心零部件技术、本体技术、视觉系统迭代技术等机器人制造技术路径或许能提供一种视角。

锚定产业智能化,聚力更系统化、更柔性化、更智能化方向深度迭代,是度过疫情寒冬、谋求长久发展的实实在在路径。

相关阅读